他們都在搜索:經典教學、優勢、飛行小知識、有什么課程...
recommended
熱門推薦
你是否做過調查:在你所在的單位,入伍前已經考取各種專業技能證書的新兵有多少?占全部新兵的比例有多少?
數據,一定會讓你驚訝。
走進武警湖南總隊,筆者抽樣1380名新兵,以“入伍前我獲取的專業技能證書”作為主題進行問卷統計,有近22%的新兵表示,自己在入伍之前,就已經取得了教師資格證、法律職業資格證、心理咨詢師等專業證書。這些證書中,也不乏關于無人機操作、大數據分析等新興領域方面。
數據的背后,是時代的變化。
據悉,今年入伍的新兵,年齡小的已是“05后”。他們的成長欣逢中國發展的嶄新時代,有著更開闊的視野和“平視世界”的底氣。一定程度上,面對未來,他們有更多樣化的思考和準備。而考取的這些證件,就是承載他們選擇的見證。
那么,新兵“持證入伍”背后,又將給部隊建設帶來哪些影響?本期,我們共同關注。

新兵們紛紛曬出自己的技能證書。江杭城攝
“持證入伍”的新兵越來越多
武警湖南總隊某訓練基地機關干部王杜海沒想到,在今年入伍的新兵里,竟然有無人機操作高手。
原來,該部組織新兵授銜儀式前,儀式負責人王杜海發現,負責航拍的新聞報道員缺位。問了問周圍的人,原來負責航拍的新聞報道員最近休假回家。
“從新兵人才數據庫里找一個會飛無人機的來試試?”某大隊宋教導員提醒王杜海。
為了下一步開展職業技能鑒定、給人才落編定崗提供依據,他們曾采集過每名新兵具備的技能特長情況,初步建立了一個“新兵人才數據庫”。
這個人才數據庫派上了用場。打開人才數據庫,輸入“無人機”關鍵詞,他們將目標鎖定了一名來自廣東深圳的新兵——詹森達。
“新兵,能行嗎?”接下來的一幕,讓原本將信將疑的王杜海吃下了定心丸——
平推、拉升、橫移、翻轉、俯沖……接過無人機手柄,詹森達熟練地調試操作,無人機在空中做出了一個個炫酷的飛行動作。
攝像質量也不錯。找準拍攝的速度和角度,一個個清晰的畫面被定格。
第二天,站在觀禮臺后側,詹森達操縱無人機拍下戰友們激動光榮的時刻。后來,詹森達拍攝的現場畫面還被制作成短視頻,發在了“湖南武警”抖音賬號上,收獲了數萬網友點贊。
“無人機操作手”詹森達的表現讓王杜海有了新的思考:“像這樣的高手還有多少?他們具備的特長能為部隊帶來什么呢?”
事實上,在今年入伍的新兵中,像詹森達這樣持“一證”甚至“多證”入伍的新兵還有很多。
新兵鄧志飛讀書時考取了普通話二級甲等證書,現在是廣播站的新成員;新兵黃卓鵬入伍前就考取了中級烹飪廚師資格證,來到部隊后,他做的一道道精美的中西式糕點得到了大家的喜愛;帶著健身教練資格證入伍的新兵江俊,來到部隊不久就成了“小教練”,專業的熱身和拉伸的方法,讓不少新訓骨干也學到了不少新知識……雖然以前也有“持證入伍”的新兵,但如今這樣的新兵人數越來越多,證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。
據該部新兵人才數據庫統計的數據顯示,在今年春季入伍的新兵中,不少新兵在入伍前就已經取得了汽車維修資格、計算機和網絡通信、無人機駕駛等方面的證書,有的新兵“一人多證”,還有的新兵擁有大數據工程、心理咨詢、5G基站通信工程等新興領域的證書。
數據反映了變化。該部領導說,隨著“持證入伍”、特長兵的數量逐年上漲,一個新課題擺在帶兵人面前:不能埋沒了這些新兵的才能,要給“持證入伍”的新兵成長成才的舞臺,讓新兵的個人價值與部隊建設需求耦合。
考證背后,原因動機面面觀
王杜海繼續跟進了解新兵詹森達考取無人機操作手證的原因。
“戴上VR眼鏡,接入無人機的視野,操縱無人機升空,自己仿佛就是置身在空中自由飛翔的鳥。我喜歡這種感覺。”考大學前,詹森達了解到,自己想考的那門專業,門檻就是要先具備無人機操作相關證書。
興趣是第一驅動力。從那時開始,只要是業余時間,詹森達就去努力訓練無人機操作技能,最終考取了國家民航運動協會頒發的無人機操作手證。
同樣因為興趣考證的,還有新兵江俊。大學時,江俊愛上了健身,報名參加了中國健美協會專業健身教練資格證考核,順利拿到了健身教練證書。
也有一部分新兵把證書當作求職的“入場券”。
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1158萬人,同比增加82萬人,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。
“我從小就是這樣一路‘考過來的’。”當就業焦慮和職場焦慮襲來,不少新兵坦言,考證是一種提升自我價值的方式。
有這樣一個或者幾個證傍身,讓他們在擇業之時多了一份底氣。
來自山西太原的新兵孫文杰出身軍人家庭,從小就對部隊充滿了向往。高中畢業后,他聽取家人建議,考入某學院,并加入定向培養警士計劃。
“我想在部隊長期干下去。”多方請教家人和老師后,他對自己的軍旅生涯作了十分詳細的規劃。
如今,他拿到了中級計算機網絡工程師資格證,孫文杰對自己的軍旅生涯更有底氣了。
正如新兵們所說,“多一個證就多一個機會。”來到部隊后,詹森達發現,自己的無人機操作手證還給自己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。“我聽說現在偵察員崗位,需要操作無人機進行偵察。我的夢想就是在那里發揮自己的特長。”詹森達說。
入伍前,新兵馮偉雄自己開公司做電商。電商行業培養了他在數據收集、處理、分析和解讀方面的專業能力。
長時間與數據打交道,培養出了他對數字的敏感性。來到部隊,帶著數據應用技術中級證書的他,喜歡用“大數據的眼光”看待軍營里的生活:觀察中隊各班的新兵成長記錄表,幫助戰友分析體重變化趨勢和跑步用時變化趨勢,在此基礎上,他還為中隊制訂分層次訓練計劃提出了寶貴的意見。
“現在來的新兵真不簡單。”一位帶兵人說,隨著這些“持證入伍”新兵的加入,部隊收獲的高素質人才漸漸增多。
新時代,部隊建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。據悉,下一步,該基地會將整理摸排出的新兵人才數據庫進一步完善,并分析新兵的專業技能潛力。一定程度上,這為下一步新兵專業分訓、落編定崗提供了參考依據。
看證書,更看能力
有時候,“擁有證書”也并不完全等于“擁有能力”。
那天,新兵小吳接到了參加通信專業相關職業技能考核的通知。
“是騾子是馬,拉出來遛遛。”一名部隊領導說,有的新兵雖然有相關專業的資格證書,但實際能力往往不盡如人意。職業技能考核可以了解新兵們的真實能力水平。
到了考核現場,原本自詡為“通信小能手”的小吳面對考核有些發懵。他這才意識到,自己的實際操作技能與專業知識信手拈來的老班長們相差很大距離。
“有證書不代表有能力。”面對這一現象,基層帶兵骨干金暉岷則寬容了許多:“總體上看,還是利大于弊的。‘持證入伍’的新兵進入情況比較快,只要稍微幫帶就能直接上崗。”
某部采取“集中統訓+隨隊分訓”模式組織實施新兵訓練。到了隨隊分訓環節,這些擁有各種各樣證書的新兵們,和部隊里相應崗位的老骨干結成對子,在日常工作中跟班學習。
有了專業理論和老班長實際操作中的指導,新兵們的學習效果無疑是顯著的。
一段時間后,新兵小吳進步明顯。“具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新兵普遍接受力更強,確實是未來可期。”談及小吳的表現,帶訓班長豎起大拇指。
一次,某支隊組織分批輪訓時,某中隊的兩名炊事員一人休假,一人要參加集訓,中隊陷入無炊事員可用的窘境。
查閱新兵人才數據庫,他們找到了入伍前在五星級酒店工作過的新兵梁景軒。
梁景軒廚藝高超,入伍前就考取了高級烹飪師、初級西點師、中式廚師、西式廚師等一系列證書,各種菜系都不在話下。
操作間里,熟練地點火、起鍋、燒油,六菜一湯信手拈來……在一眾骨干的圍觀下,梁景軒的實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。暫時接過“炊事員”的工作,一個星期的時間里,他為官兵們帶來了全新口味的伙食,早餐也比過去多了些點心和糕點。
“以前為了拓寬就業渠道,努力考了許多證書,如今自己的特長能在部隊建設中發揮作用,我感到很開心。”梁景軒說。
比起從零開始培養,帶兵骨干們普遍覺得,“持證入伍”的新兵,進入崗位前的培訓時間還是縮短了。
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如何用好新時代“持證入伍”的新兵,是部隊建設必須答好的考卷。
銳視點
搭建“新舞臺” 用好“特長兵”
■范 波
新征召入伍的士兵是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新鮮血液,其中不乏存在本身就具有特長才干的人員。利用好這些“持證入伍”的好苗子,提高“才崗匹配”的轉化率,可為部隊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力量。
開創強軍事業新局面,關鍵在人才。在士兵成長源頭完成人才篩選,鍛造一支新型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,要求我們不斷創新選才用才的方法、思路、手段。
“駿馬能歷險,力田不如牛;堅車能載重,渡河不如舟。”將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崗位,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最大潛能,對于提升部隊戰斗力,強化崗位歸屬感具有重要意義。但對比現實,人才選用硬性條件多、培塑過程長、標準界定嚴,有才無崗、空崗等才的問題還切實存在,急需改進方法模式,完善選才機制。精準識別人員才干、創造成長進步空間、健全鑒別督導機制,都可以為有特長的士兵成長指明方向、讓專業需求吃緊的關鍵崗位不再有“空白期”,從而提高整個部隊的人才流通速度,為強軍興軍打下堅實基礎。
拓寬渠道選好人,要有識才“慧眼”。“持證入伍”新兵具有專業化、知識化的特點,我們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潛在價值,給有能力有技術的新兵提供平臺空間,為他們鼓勁撐腰,幫助其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。充分發動組織與管理者,通過平時工作情況、本人意愿表達、身邊戰友評價等渠道,精準分析找到有想法、有干勁的新兵,同時積極協調好有關部門,轉變傳統帶兵思路,給新兵創造更多的“亮相”機會,讓他們在軍營“大舞臺”上大有可為、大有作為,鋪開多方面探索發現人才的路子,讓“持證入伍”新兵能夠快速融入部隊戰斗力建設,不斷激發出新動能、新活力。
供需對路育好人,當好配對“紐帶”。人才需要賞識,更需要崗位歷練。要堅持“人崗相適、人盡其能”的原則,充分利用好“持證入伍”新兵所具備的優點及特長,將他們放到合適崗位,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展現才華,從而為其規劃成長路徑,提供目標引領。同時,各級組織要時刻關注專業人才崗位的空缺情況,為具有技能的新兵爭取更多機會,避免在“一鍋煮”中弱化了專業水準,在一般性、事務性工作中消磨了激情斗志,做到按需調配、按缺補位,讓人才成長和崗位發展跑出同一“加速度”,建強“人才鏈”,確保人才不停滯,崗位不斷檔,為部隊發展積蓄力量。
建章立制用好人,立下考察“標尺”。我們不僅要選拔人才,還要選對人才。為避免出現力不勝任的現象,需要建好篩查考察機制,在選擇“持證入伍”新兵時立起“硬杠杠”,綜合日常表現、專業水平以及崗位要求,研究確定推薦考核對象,經業務部門考核后選拔出勝任崗位的專業人才。對達不到標準的人員要完善好后續跟進制度,暢通人才晉選渠道、公開崗位需求信息、建立選拔機制,動態選拔補充專業技術崗位人員,常態化組織專業技能培訓,為有基礎有想法的士兵提供提升技能機會,最大限度挖掘人才潛力,盤活人才隊伍,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人盡其才、才盡其用。

來源:中國軍網-解放軍報


聯系我們
地址:烏市新市區銀川路匯文大廈9層C座 天山區中灣街45號
電話:18009918887 13659996869 18999880367
網站建設 南寧網站建設 小程序開發公司 宿舍維修后勤工單報修系統
0991-6661983
*24小時招生?熱線,歡迎您的來電!